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指南》的通知。
目標
到2027 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實現園區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園區管理、服務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智賦能園區發展的典型模式,園區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
建設任務
■ 積極開展“人工智能+制造”應用探索,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工廠梯度建設,
■ 推進綠色低碳數字化管理。依托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等載體,開展能耗動態監測與優化,加強對園區碳排放量的數字化核算與分析,提升數字技術賦能園區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 開展鏈式數字化改造,支持龍頭企業實施供應鏈協同數字化改造,面向上下游企業開放應用場景、共享技術能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數字化升級。
一、建設對象
高標準數字園區依托國務院或省級(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批準設立的、以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產業的各類園區或園區內特色產業園(即“園中園”)開展建設。
二、建設標準
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期滿后應達到以下標準:
——產業數字化水平高。工業互聯網應用覆蓋園區全部行業,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100%。
——專業服務品質高。在生產、生活、政務等方面提供高質量的數字化公共服務,園區數字化生產性服務應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比例達100%。
——運營管理效率高。建成覆蓋園區資產管理、經濟運行監測、綠色低碳發展、安全應急管控等主要環節的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園區運營管理效率顯著提升。
——基礎設施能級高。數字基礎設施支撐作用顯著增強,雙千兆網絡覆蓋率達100%,算力基礎設施實現有效部署和應用,數據開放共享、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三、建設任務
(一)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1.打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聚焦園區主導產業,依托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通用評估指標體系引導企業數字化改造,建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等載體,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鏈條賦能應用,推動企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積極開展“人工智能+制造”應用探索,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工廠梯度建設,推進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規模化部署,推動企業生產智能化躍升。
2.開展鏈式數字化改造。支持龍頭企業實施供應鏈協同數字化改造,面向上下游企業開放應用場景、共享技術能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數字化升級。鼓勵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牽引企業數字化改造,基于平臺訂單數據與企業銷售、產能、庫存等環節的協同需求,推進企業運營管理等領域數字化轉型。
3.強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加快推進中小企業關 鍵設備和業務系統上云,推廣“小快輕準”的數字化產品 與服務,促進中小企業實現提質降本增效。聚焦重點場景 實施深度改造,強化跨業務系統集成應用,支持中小企業 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應用。
(二)加強園區數字化服務
4.拓展數字化生產性服務。加快推進園區內生產性資源數字化共享,積極發展協同研發、共享制造、共享倉儲等協同服務模式,有效盤活園區存量資源。強化園區外生產性資源數字化對接,大力開展集采集銷、共享物流、數字金融等創新服務,高效利用外部資源支撐園區發展。
5.升級數字化生活性服務。推動園區居住服務數字化, 集成線上物業、智能安防、樓宇可視化等服務,提供智慧停車管理、智能路線調度等服務,發展商品無人配送等服務,打造智慧宜居生活環境。
6.優化數字化政務服務。全面實現一站式數字化行政審批服務,提升企業設立、項目建設、經營許可、安全與環保評估、財務稅務等事項行政審批效率。加快探索應用“人工智能+政務”等新模式,提升服務智能化、精準化、個性化水平。
(三)完善園區數字化管理
7.加強園區資產數字化管理。整合園區土地、樓宇、道路設施等各類資產信息,實現資產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數字化、可視化管理。推動資產智能化運維,實現設備設施動態監測、智能評估與運維優化,提高園區設備設施利用效率。
8.完善經濟運行數字化管理。建立園區企業數字檔案,構建園區產業運行監測體系,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加強重點環節和潛在企業的精準招商,推進產業鏈強鏈補鏈,增強產業鏈韌性。
9.推進綠色低碳數字化管理。依托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等載體,開展能耗動態監測與優化,加強對園區碳排放量的數字化核算與分析,提升數字技術賦能園區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開展污染物排放、工業固廢產生過程智能管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污染源實時監控分析,源頭減少固廢產生。
10.強化安全應急數字化管理。對園區內安全風險點進行實時監測,基于大數據分析實現園區風險精準識別與提前預警。構建園區安全應急響應系統,加強與園區所在區域應急指揮系統協同,推動跨部門數據共享和跨主體協調聯動,提高安全應急響應效率。
(四)夯實數字化支撐能力
11.健全數字化基礎設施。升級網絡基礎設施,推動5G—A、萬兆光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演進升級,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廣泛應用,打造高速泛在、敏捷可靠的網絡通道。優化算力基礎設施,科學合理統籌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算力應用,提高算力資源利用效率。
12.構筑數據開發利用平臺。統籌建設園區統一數字平臺,加強對園區各部門、各企業的數據采集、清洗與標注,構建園區高質量數據集。探索建設可信數據空間,破除多主體數據共享共用信任壁壘,強化“人工智能+可信數據空間”應用,推動園區數據服務創新。
13.提升數字化安全保障水平。推動園區企業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分類分級管理,開展工業控制系統網絡安全評估,加強重要數據識別備案和分級防護等工作,強化網絡和數據安全風險防范能力。構建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提高園區網絡和數據安全威脅發現、監測預警、溯源處置水平。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建設指導
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工作的指導,組織遴選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對象,推動地方和園區落實指南要求,推進園區數字化建設。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按照指南建設標準開展評估,符合標準的正式確定為高標準數字園區。
(二)強化政策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等工作,加大對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推動園區產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融合應用等。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園區所在地政府和園區管理機構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園區數字化建設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
(三)開展成效評估
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高標準數字園區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依托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每年開展成效評估,總結高標準數字園區建設的成效經驗和典型模式,通過組織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