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定发(中国区)官方网站

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申報要求、流程、獎補支持)
來源:壹定发科技 查看量:4 發表時間:2025-11-05 17:34:48

       河南省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第一戰略,聚焦培育“7+28+N”產業鏈群,助力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產業轉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動高校與企業共建研發中心,促進產學研用各環節融匯貫通,實現高校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精準對接。

一、建設背景

       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的建設源于省委省政府關于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的戰略部署,是河南省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河南省教育廳、財政廳、科學技術廳和工業和信息化廳四大部門聯合印發了《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實施辦法》(豫教科技〔2025〕50號),旨在通過政策引導和機制創新,推動高校與企業開展嵌入式合作,將校企共建研發中心工作做深、做實。

       這一政策的推出基于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隨著產業升級步伐加快,解決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瓶頸和關鍵難題成為當務之急。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未來產業搶灘布局,都需要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而高校作為創新策源地,與企業實際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因此,河南省通過建立校企研發中心這一創新平臺,促進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現高校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雙提升"。

     ; 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建設是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實踐,也是構建河南省現代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校企協同創新,打通產學研用各環節,形成技術創新持續供給能力,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這一舉措還與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緊密相連,圍繞河南省"7+28+N"重點產業鏈培育需求,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二、平臺性質與定位

       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是一種新型研發平臺,由河南省教育廳、財政廳、科學技術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四部門聯合推動建立。它是在校企培育建設基礎上,擇優遴選認定的高水平研發機構,被定位為河南省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抓手。這一平臺不同于傳統的合作模式,強調高校與企業的"嵌入式合作",通過深度整合雙方資源,實現真正的優勢互補。

1、組織屬性 

牽頭主體:研發中心由高等學校牽頭,聯合產業鏈龍頭企業或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同建設。

建設層次:研發中心按照重大、重點兩級建設體系實施,實行"校級培育建設、省廳擇優遴選、財政重點支持"的梯次管理機制。

管理架構:四部門聯合成立省級研發中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頂層設計、宏觀布局、政策支持、統籌協調等重大事項決策。領導小組下設管理辦公室,設在省教育廳,承擔日常工作。

2、功能定位  

研發中心在河南省創新生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其功能定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攻關平臺:研發中心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致力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瓶頸。它成為"企業出題、高校答題"工作機制的物理載體,使高校的創新活動更加貼近產業實際需求。

成果轉化平臺:研發中心是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渠道,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高校科研成果在企業實現產業化,打通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最后一公里"。

協同育人平臺:研發中心通過構建"雙導師"協同育人機制,推動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緊密對接。企業人員參與指導高校畢業論文,高校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實現了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產教融合。

資源共享平臺:研發中心打破了高校與企業間的壁壘,實現了人才、設備、場地、信息等創新要素的共享與優化配置。

三、申報要求與流程

1、申報要求

2遴選認定流程

■ 申報發布:申報工作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管理辦公室發布年度申報通知,明確申報具體要求、當年重點支持領域等事項。各高校按照"數量從嚴、質量從優"的原則,實行總量控制、限額申報(重大不超過10個、重點不超過20個)。

■ 材料編制:擬申報省級研發中心的牽頭高校會同共建企業,需結合自身優勢和具體情況,編制《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申報書》和《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建設規劃》等申報材料。

■ 評審論證:管理辦公室對申報材料進行合規性審查,并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審。評審論證以現場實地考察為主,包括材料初審、現場考察論證、評審委員會審定三個環節。現場考察階段通過實地考察、聽取匯報、專家質詢答辯、重點人員訪談等形式,全面評估研發中心的建設條件。

■ 公示認定:領導小組根據評審結果,綜合研究后確定擬認定的省級研發中心名單,并在省教育廳官方網站進行不少于7個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正式認定為"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

3建設任務與管理職責

獲認定的研發中心需在三年建設期內完成一系列具體任務:

(1)形成穩定可持續發展、年齡與知識結構合理、勇于創新的研發團隊。

根據共建企業的產業領域及主營業務,聘任能夠把握技術發展方向和產業創新趨勢的領軍型人才擔任中心主任或技術負責人、技術團隊帶頭人。

形成領軍人才、科研骨干、一線高技能人才、在學研究生等金字塔型的梯隊人才結構。

科研人員應由固定人員和流動人員組成。其中,固定人員應為牽頭高校或共建企業聘用、聘期在2年(含)以上的全職科研人員,其中高校人員不少于50%。流動人員應為參與研發中心工作的碩博研究生或本科生。重大層次省級研發中心固定人員規模不少于50人,參與研發中心工作的學生不少于100人次;重點層次省級研發中心固定人員規模不少于30人,參與研發中心工作的學生不少于75人次。

(2)配備充足的科研場地、實驗儀器和完備的辦公設施。

重大、重點層次的省級研發中心場地面積應分別不少于500平米、300平米,科研骨干有相對獨立的科研空間。

現有的實驗儀器、設備及實施能夠滿足技術開發實驗和小試要求,并有與中長期技術研發規劃(計劃)相關的實驗儀器設備更新、改造計劃安排。

為科研骨干成員提供必要的辦公場所,配備辦公家具、圖書信息資源(或購買相應的網絡服務資源授權)等基本條件。

(3)圍繞共建企業關鍵技術難題開展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和成果中試轉化。

共建企業每年向高校委托一定數量的課題,重大層次省級研發中心每年委托項目資金不少于200萬元,重點層次省級研發中心每年委托項目資金不少于100萬元,形成“企業出題、高校答題”校企深度參與共同研發的工作機制。

依托高校和企業每年共同申報或轉讓的創新性的標志性成果(新技術、新產品、專利、軟件登記證書等)不少于5件,經濟效益不低于300萬元/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占比不少于2%或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不低于1億元。

(4)形成牽頭高校和共建企業雙向交流、協同育人與互促互動的培訓機制。

牽頭高校每年至少派出1-2名科研骨干(優秀中青年教師)到共建企業兼職,到企兼職人員2年內每月到企業工作不少于7天或每年累計工作不少于3個月。

以課題為載體,企業每年派出不少于3位(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本科及以上學歷)研發人員實質性參與高校教師承擔的各類科研項目。

以研究生學位論文和在校大學生的畢業設計為抓手,構建“雙導師”協同育人機制,企業人員參與指導的高校畢業論文不少于10篇/年。

牽頭高校定期為共建企業提供技術培訓和技能培訓(或講座),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0人。

共建企業為牽頭高校在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每年不少于300人次,每人在企業參加實習或踐學時間合計不少于15天。


四、支持政策與獎勵措施

1財政支持政策

河南省對校企研發中心提供了有力的財政支持,形成了"企業投入為主、財政獎補支持"的多元投入機制:

■ 直接財政獎補:省財政對重大、重點層次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分別以科研項目形式給予不高于200萬元、100萬元資金支持。這些財政支持資金結合研發中心建設實效和年度考核情況分年度撥付下達。

■ 績效獎勵資金:三年建設期滿后,根據驗收考核結果,對考核優秀的重大、重點層次省級研發中心分別給予不超過50萬元、25萬元的績效獎勵。這種績效導向的獎勵機制,激發了研發中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項目經費支持:除了對研發中心本身的資助外,河南省還設立了河南省校企協同創新項目,資助研發中心開展具體研發活動。其中資助性項目的研究經費由省財政專項經費支持(每項10萬元),合作企業應按照不低于財政支持經費1:1的比例匹配項目研發資金。

■ 服務產業發展專項計劃: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計劃中專門設立了服務產業發展專項計劃,定向支持獲認定的河南省校企研發中心,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經費資助。

2政策傾斜

■ 教育資源配置傾斜:省教育廳對研發中心牽頭高校在本專科招生計劃、研究生招生計劃、協同創新中心認定、省科技成果獎申報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 科技資源支持:省科技廳對研發中心在河南省科技項目立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信貸、政府投資基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

■ 產業政策支持:省工信廳對研發中心共建企業在申報建設省產業研究院及其他各類國家和省級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方面予以重點支持。


壹定發(中國區)官方網站:上一篇:沒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2025年河南技術創新中心開始申報啦(申

壹定发科技集團公眾號

壹定发科技集團

抖音號:HNzhengch

總部地址:鄭州市花園路59號居易摩根中心4-5樓 聯系電話:0371-65862669 集團網址:scnjsp.com 手機版 備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