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七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已經公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節點”、工業基礎能力的“壓艙石”,其評選核心圍繞“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四大維度展開。此次河南省第七批公示名單(共55家企業),從“行業分布與主導產品分類、研發能力、知識產權與標準制定、六基契合與產業鏈價值、核心資質與市場關聯”五大維度拆解,可清晰識別企業通過評選的核心邏輯——即精準匹配國家產業導向、聚焦細分領域核心能力、具備不可替代的產業價值,具體分析如下:
一、行業分布與主導產品分類:聚焦戰略領域,貼合產業基礎
按主導產品類型及行業屬性統計,55家企業集中于6大戰略領域:新材料領域、機械設備領域、電力裝備與智能電網領域、汽車零部件領域、醫療裝備與生物科技領域、軌道交通與基建配套領域。

二、研發能力:平臺與成果雙達標
1. 研發平臺數量:共擁有研發平臺200余個,平均每家3個以上。其中1~2個省平臺的企業38家,多為“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企業技術中心”,3個及以上平臺的17家。
2. 科技成果與獎項:28家有明確科技成果,共63項,平均每家2.2項;11家獲科技進步獎,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0項,具備省、國家科技進步的企業具備明顯的優勢。
3. 體系認證:“體系”列認證總數213項,平均每家3.9項,涵蓋質量、環境、汽車供應鏈、能源管理、知識產權管理等領域。
三、知識產權與標準制定:專利量質齊升,話語權突出
1. Ⅰ類知識產權:共1326項(含國外專利3項),平均每家24.1項。5-20項專利的企業39家,20項以上的8家,處于3項以下的I類知識產權企業為0。
2. 標準制定:45家(81.8%)參與制定行業、國家標準,共423項。其中國標58項(23家參與)、行標36項(18家參與)、團標329項(40家參與),標準的制定意味著行業的標桿,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模范引領的效果。
四、六基契合與產業鏈價值:關鍵領域覆蓋廣,補鏈強鏈作用凸顯
1. 工業“六基”契合:49家(89.1%)企業產品對應“六基”,其中核心基礎零部件12家、關鍵基礎材料15家、先進基礎工藝8家、產業技術基礎14家;
2. 產業鏈角色:30家(54.5%)為省級/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0家(36.4%)為國家/省級綠色工廠,8家(14.5%)為省級瞪羚企業,6家(10.9%)為省單項冠軍,承擔產業鏈補短板、強鏈任務,其中多數企業為鏈主企業帶領著區域的經濟發展。
五、核心資質與市場關聯:高新技術全覆蓋,隱性競爭力強
此次通過的55家企業均為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15%以上,有著廣泛引領的市場帶領。多數企業其他省級及以上的榮譽資質如:綠色工廠、單項冠軍、智能車間/工廠等,間接反映細分領域市場經營優勢。其中有12家企業產品出口,具備國際競爭力。
六、總結
此次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的核心邏輯——“精準匹配+能力過硬”
河南省第七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評選的核心因素,可概括為“方向對、能力強、價值大”:
“方向對”:聚焦河南重點產業、貼合工業“六基”需求、服務國家戰略,精準匹配“專精特新”的政策導向;
“能力強”:長期深耕細分領域、研發投入高、知識產權硬、市場份額領先,具備“專業化、創新型”的核心能力;
“價值大”:在產業鏈中承擔補短板、強鏈條的角色,支撐區域產業升級、保障國家產業鏈安全,具備不可替代的產業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