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組織開展工業領域綠色低碳典型應用場景與案例征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時間要求:12月10日前
一、征集范圍
(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采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智能傳感等信息通信技術,實現對能耗和碳排放的精準化計量、精細化管控、智能化決策與可視化呈現,可持續提升節能降碳管理能力的典型應用場景案例。
(二)工業綠色微電網。基于用能需求特點,以智慧能源管控為基礎,集成應用光伏、風電、高效熱泵、新型儲能、氫能、余熱余壓余氣等多種能源,實現多種形式能源高效互補利用的典型應用場景案例。
(三)清潔低碳氫。涵蓋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等清潔低碳氫的制取及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等行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在降低制氫成本、保障供應鏈安全、拓展多元化應用方面有突出創新的典型應用場景案例。
二、申報條件
(一)依法設立并實際從事生產的制造型企業或工業園區,生產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良好。
(二)申報案例符合相關要素條件,已實際投運并穩定運行不少于3個月。
(三)案例應具有顯著的節能降碳成效,在同行業中具備典型示范意義,并具有較強的可復制性和推廣價值。
(四)截至申報之日,近三年未發生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以“信用中國”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為準)。
三、要素條件
(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對照《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典型案例應至少具備其列出的12項核心業務功能中的8項。
12項功能包括:能耗查詢、能源消費量與強度計算、能源消費分析與用能策略推薦、能效對標、能流分析、能效平衡與優化、用能與碳排放預算管理、碳排放核算、碳足跡核算、供應鏈碳管理、碳核查支撐、碳資產管理。
(二)工業綠色微電網
工業綠色微電網典型場景與案例須至少滿足以下7項指標中的3項:
1.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本企業、園區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達到15%以上,或可再生能源、工業余熱余壓等余能利用、能源梯級利用(含熱電聯產、燃氣分布式能源等)等合計占本企業、園區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達到30%以上;
2.工業企業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2MW以上,工業園區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0MW以上;
3.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比例(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比例)達到80%以上;
4.電力負荷調節能力(可根據電力系統需要變動其輸出功率的負荷占電力最大負荷的比例)達到5%以上;
5.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包括電化學儲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氫(氨)儲能等)達到1MW以上;
6.可再生能源制氫或工業副產氫年生產規模達到5000噸以上,并實現就近利用;
7.工業余能利用率(實現回收利用的工業余熱、余壓、化學余能、余冷及其他余能占理論可利用余能量的比例)達到60%以上。
(三)清潔低碳氫
對照《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實施方案》,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1.清潔低碳氫替代應用:以清潔低碳氫替代化石能源制氫或作為原料/還原劑,應用于工業全過程。
2.氫冶金應用:利用氫氣替代焦炭作為還原劑,實現鋼鐵及金屬冶煉過程的低碳化與零碳化。
3.氫碳耦合制綠色甲醇:將清潔低碳氫與捕集的二氧化碳或生物質耦合,合成綠色甲醇等可持續燃料。
4.氫氮耦合制綠色合成氨:利用清潔低碳氫與氮氣,通過低碳合成工藝生產綠色合成氨及其衍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