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省政府出臺《河南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制定了2023年-2025年全省數字化轉型主要目標。
河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主要目標
根據文件內容:
①到2025年,力爭培育建設30個“數字領航”企業。
②到2025年,打造300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
③到2025年,累計建設1000個智能車間、400個智能工廠。
④到2025年,累計培育400個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
⑤到2025年,認定30個首版次軟件,培育10個省級軟件產業園區。
⑥到2025年,認定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150個,支持150個“機器換人”示范項目,力爭打造國家智能裝備特色產業集群。
申報方向
(一)“數字領航”企業
重點產業鏈頭部企業聚焦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數字化轉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構建設備互聯、數據驅動、軟件定義、平臺支撐的技術底座,積極開展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創新實踐,在成本、質量、效益、綠色、安全服務等方面轉型成效突出,對行業數字化轉型發揮全方位引領帶動作用。
■ 申報條件:申報企業應獲得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服務型制造標桿企業或智能工廠稱號。
(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
重點產業鏈中小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倉儲物流等業務環節持續深化數字化應用實踐,提質、增效、降本、降耗、綠色和安全發展成效顯著,技術實力強、業務模式優、管理理念新、質量效益高,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模式,對行業同類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發揮較好示范作用。
■ 申報條件:申報企業應獲得省級智能工廠(車間)、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稱號。
(三)智能工廠(車間)
■ 智能車間:企業應用傳感識別、人機智能交互、智能控制等技術和智能裝備,促進車間計劃排產、加工裝配、物流配送、檢驗檢測等各生產環節的智能協作與聯動,實現制造執行系統與產品數據管理、企業資源計劃等系統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
■ 智能工廠:企業在建設智能車間的基礎上,綜合運用生產過程數據采集和分析、制造執行、企業資源計劃、智能生產管控等先進技術手段,實現研發、設計、工藝、生產、檢測、物流、銷售、服務等環節的集成優化,初步實現企業智能管理和決策。
■ 申報條件:申報智能車間的應為以加工制造環節為主的車間。不支持生產制造為非主營業務的企業申報智能工廠。
(四)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
企業深入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對企業提質增效、轉型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企業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發展,服務要素投入、服務收入、服務對收入和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等成效明顯。聚焦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總集成總承包、定制化服務、共享制造、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等方向,開展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和示范平臺兩個類別的遴選。
■ 申報條件:申報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的須為制造企業,申報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的可為制造企業、生產性服務企業或信息服務企業。
■ 共性條件
(一)申報企業應在河南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生產經營狀況良好。
(二)截至申報日,企業未被“信用中國”列入“失信被執行人”(www.creditchina.gov.cn),未被“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www.gsx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