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與目標
隨著全球制造業加速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轉型,我國提出“智能制造”戰略,旨在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提升產業競爭力。為系統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國家發布《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4版)》《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實施方案》和《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要素條件》,構建了覆蓋“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領航級”的梯度培育體系。其核心目標是:
力爭通過五到十年持續培育,推動基礎級智能工廠大面積普及,規模化建設一批區域行業領先的先進級智能工廠,擇優打造一批國內領先的卓越級智能工廠,探索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航級智能工廠,帶動一批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系統解決方案和標準應用突破,加速以新一代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未來制造模式,推動研發范式、生產方式、服務體系和組織架構變革創新。
二、申報基礎條件
1.企業應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企業和產品均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
2.企業近三年經營和財務狀況良好,無不良信用記錄,無較大及以上安全、環保等事故,無違法違規行為。
3.工廠使用的關鍵技術裝備、工業軟件、工業操作系統、系統解決方案等安全可控,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風險可控。
4.企業應建立智能工廠統籌規劃、建設和運營的組織機制,擁有一批智能制造專業人才。
5.基礎級和先進級工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水平達到 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級及以上,卓越級智能工廠應達到三級及以上,領航級智能工廠應達到四級及以上。
三、四級梯度培育體系架構
四、典型場景與梯度培育的協同關系
《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中的40個場景,按復雜度與集成度適配不同梯度:
基礎級:聚焦單點突破(如設備運行監控、生產計劃優化)。
先進級:強化跨環節協同(如精準配送、供應鏈物流智能配送)。
卓越級:實現全生命周期閉環(如產品智能運維、能源智能管控)。
領航級:探索前沿模式(如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人工智能決策控制)。
注:轉載引用請標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