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分級的政策背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文明社會。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 (習主席照片)
“綠色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潮流,代表了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代表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方向。”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要求有力有序推動邊督邊改、嚴禁 “一刀切”“濫問責”。
會議強調,有關省(區)嚴禁為應付督察采取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以及“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做到一事一辦、一廠一策,注重精細化管理,分類施策。對于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要做到依法依規,統籌推進,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能馬上解決的,要馬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明確整改的目標、措施、時限和責任單位,督促各責任主體抓好落實。要給直接負責整改工作的單位和人員留足時間,禁止層層加碼、級級提速。特別是對涉及民生的產業或領域,更要妥善處理、有序推進,堅決杜絕“一刀切”行為。對于采取“一刀切”方式消極應對督察的,督察組將嚴肅處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下圖為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河南省動員會
VOCs取代SO2成為“十四五”城市空氣質量考核新指標,“十四五”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數。“十四五”指標目標設置仍然堅持PM2.5和優良天數這兩個指標,其中PM2.5是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僅指未達標城市;原來的兩個總量指標是二氧化硫和NOx,現在把二氧化硫換成VOCs。因此是PM2.5、優良天數、NOx和VOCs四項指標,再加上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數,相當于五個指標。——2月25日,生態環境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