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廳預計于3月底正式啟動2025年全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新版《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修訂后,2025年河南省科學技術獎的申報工作有哪些新變化?需要提前準備哪些工作呢?
一、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年度工作日程
有意申報獎項的單位可按照年度工作日程提前開展準備工作。
二、提前準備工作內容
河南省科學技術獎是一項邏輯性強并且嚴謹細致性工作,申報單位需要提前準備,早做謀劃,避免通知出來后才做準備,以免資料不全影響申報工作。
1、支撐該成果的科技創新支撐材料(專利、論文等)必須有1項以上,獲得時間為2年以上(2023年1月1日之前);作為科技創新支撐材料中,知識產權、標準合計不超過10項,論文、專著合計不超過8項。
2、需要行政審批的項目(新藥、醫療器械、動植物新品種、農藥、肥料、獸藥、食品、通信設備、壓力容器等),提供有關部門出具的已獲批二年以上的行政審批文件,行政審批時間滿2年(即2023年1月1日之前)。
3、支撐該成果的科技創新支撐材料(專利、論文等)的第一完成人為第一權利人/第一發明人/第一起草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的占比不低于30%;第一完成單位為第一權屬單位/第一起草單位/第一署名單位的占比不低于40%;第一完成人和第一完成單位在(目錄列表)同一支撐材料中同時為第一的占比不低于30%;
4、應用情況:提前聯系合作單位,開具應用證明(本項目技術應用的對象(如應用的單位、產品、工藝、工程、服務等)及規模情況進行概述);加蓋法人單位公章。填寫經濟效益數據的,提交支持數據成立的客觀佐證材料,如到賬憑證或所在單位財務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等并加蓋單位財務專用章。應用證明15個以內。
5、科技創新支撐材料是SCI論文或者核心期刊發表的文章,需要找具有資質文獻檢索機構出具檢索報告,作為論文是否公開發表及相關引用的證明。
6、關于項目的科技查新報告、科技成果評價報告;
7、計劃申報一等獎需要提前準備審計報告,作為近三年主要完成單位經濟效益的相關證明。
《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新變化
一、獎種結構與獎勵對象調整
1、獎勵對象擴展
“三大獎”明確由原條文中的“公民”修改為“個人”,覆蓋更廣泛群體。科技合作獎明確授予對外國個人或組織的貢獻。
2、新增獎種
正式增設“河南省自然科學獎”和“河南省技術發明獎”兩個獎種,形成“河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河南省自然科學獎、河南省技術發明獎、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河南省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種。修訂后河南省科學技術獎的獎種結構與國家科學技術獎獎種結構相一致。
3、增設特等獎
為進一步加大激勵力度,在保持原有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的基礎上,對特別重大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或者創新性科學技術成果,可以授予特等獎。
二、提名與評審機制改革
1、實行提名制
取消自薦,由“推薦制”調整為“提名制”,由專家、學者、相關部門、組織機構等提名,強化學術導向和提名責任,并建立信用管理機制,提名者應對提名材料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2、分類定標評審
河南省自然科學獎應當注重前瞻性、理論性;
河南省技術發明獎應當注重原創性、實用性,強調實用性和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等方面條件;
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應當注重創新性、效益性;強調突出技術創新、應用效益等方面條件。
3、專家評審獨立化
成立專家評審委員會,承擔原獎勵委員會的部分職責,負責河南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獨立履行評審職責,對評審結果負責
省科技行政部門負責河南省科學技術獎提名、評審、監督等相關規則的制定和省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的組織、服務與管理。
專家評審委員會作出的獎勵決議由省科學技術部門負責審核并報省委省政府批準。
評審程序(評審活動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三、監督與誠信體系建設
1、強化科研誠信
加強科研道德建設。明確評審專家需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良好的科學道德,有科研不端行為和違反倫理道德的,禁止參與科學技術獎勵活動。
實行科研誠信審核制度。建立提名專家、學者、組織機構和評審委員、評審專家、候選者的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
實施聯合懲戒。有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的個人、組織,記入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并共享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2、新增監督制度
強調遵守工作紀律。提名單位和個人、評審委員和評審專家等獎勵活動主體應當遵守的工作紀律,禁止任何個人、組織進行可能影響提名和評審公平、公正的活動。
健全制度管理體系。新增了向社會公示制度、回避制度、觀察員制度、科研誠信審核制度、異議處理制度,把長期工作實踐中探索的行之有效的工作經驗上升為規章制度固定下來,完善制度管理體系。
加大懲處力度。對候選者、評審專家、獲獎者、提名者、參與評審組織的工作人員等獎勵評審活動各主體的違規行為處罰作了明確規定,增強了處罰力度、實施聯合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