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態環境部召開2025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全面總結了2024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研究分析當前面臨形勢,安排部署了2025年重點任務,涉及8個方面,如下所示:
2025年是全面落實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深入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一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全面收官、研究謀劃“十五五”規劃體系的承上啟下之年,那么8項重點任務中哪些是和企業息息相關呢,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呢?
1、落實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舉措提到:①全面實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推動修訂《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推進重點行業生態環境統計與排污許可銜接。②持續完善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建立應對氣候變化標準體系、碳足跡管理體系,推進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
?企業作為生產主體,要嚴格執行排污許可相關制度,項目發生變更變動后應及時進行變更申請,并嚴格按照排污許可要求頻次進行監測,污染物達標后排放。
?企業需要積極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制度,明確碳足跡核算方法和流程,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同時,積極參與碳足跡標識認證工作,通過第三方機構的審核認證,提升產品的環保形象和市場競爭力。此外,還應加強內部培訓,提高員工對碳足跡管理的認識和操作技能,形成全員參與、共同推進的良好氛圍。
2、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提到:①持續開展粗鋼產能超低排放改造,穩步推進水泥、焦化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深入實施VOCs綜合治理,完善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績效分級管理體系。②推動制定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出臺實施“無廢城市”建設進展評價辦法。
?針對鋼鐵、水泥、焦化行業,積極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的整體環境水平,致力于實現生產過程中的清潔化和綠色化,同時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于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企業來說,采取先進的治理技術和設備是至關重要的,需要淘汰那些技術落后、處理效率低下的環保設備,以確保其排放的VOCs能夠達到國家或地方的環保標準。通過這樣的措施,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能提升企業的環保形象,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企業應積極參與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績效分級管理,提升環保績效水平,爭取獲得更高的級別,提升企業綠色化水平,保障企業正常運營。
?固體廢物管理方面,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強廢物的分類、收集、儲存、運輸和處置等環節的管理,減少廢物的產生和排放。同時,關注并積極創建“無廢企業”,參與“無廢城市”建設,推動實現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3、積極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提到: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進一步發展全國碳市場,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強化控排企業碳排放管理。
?在“雙碳”背景下,企業應加強內部碳排放管理,建立健全碳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制度,確保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涉及碳排放交易的企業應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通過市場化機制促進碳減排,同時探索碳資產管理和碳金融創新,將碳資產轉化為企業新的增長點。此外,企業還應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投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4、著力強化生態環境督察執法中提到:扎實開展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統籌推進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公開發布典型案例。
?近年來,環保執法要求越來越嚴格,執法技術也越來越智能化,企業應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加強環境風險防控,定期開展自查自糾,及時發現并整改環境問題,避免超標排放和偷排而被環保督察發現違法行為而受到處罰;積極配合生態環境督察執法工作,如實提供相關資料和信息,對于督察中發現的問題,要積極整改落實,切實履行環保主體責任。同時,企業應加強與環保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樹立企業良好的環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