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時代,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已成為必然選擇。
工業廢水的循環利用作為企業綠色發展戰略的關鍵一環,對于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以及企業可持續競爭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廢水若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排放,會對水體、土壤等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引發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影響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同時,隨著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加劇,工業用水成本不斷攀升,這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
在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依據《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1〕13號)和《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工信部聯節〔2021〕213號)等文件的相關規定,甄選出了若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的典型案例。
這些案例主要涵蓋了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筑材料、紡織、造紙、電力熱力等重點行業,以及電子、汽車、食品、機械等關鍵領域。
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的典型案例涵蓋了多個方面:
(1)用水過程的循環模式
通過采用高效循環利用的冷卻水、分質用水的生產過程以及廢水深度處理回用等技術裝備,有效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水耗。實現串聯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級利用,從而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具體而言,鋼鐵企業的水重復利用率超過97%,石化化工企業超過94%,有色金屬企業超過94%,造紙企業超過87%,紡織企業超過78%,食品企業超過65%,工業園區超過94%。
(2)技術裝備創新模式
針對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的全過程中的堵點和難點,加強協同攻關,創新研發低成本、高性能的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裝備技術工藝,打造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技術、工程與服務等協同發力的示范樣板。
(3)智慧用水管控模式
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的智慧管控平臺,形成感知、監測、預警、應急等能力,提升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的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管控水平。
(4)減污降碳協同模式
采用節水減污和溫室氣體減排協同控制等技術工藝,推動不同水質特點廢水的協同處理,減少廢水排放量。探索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相結合,全流程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5)區域產城融合模式
探索與市政再生水生產運營單位合作,完善再生水管網,將處理達標后的再生水回用于生產過程,減少新水取用量,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產城融合廢水高效循環利用新模式。
企業通過制定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戰略,既能減少對新鮮水資源的依賴,降低用水成本,又能通過減少廢水排放,避免因環境違規而面臨的罰款、停產整頓等風險,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綠色發展的典范,引領產業向可持續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