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座談會,下半年綠色發展重點工作包括建立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體系,推廣建設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抓好“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培育建設, 實施綠色工廠提質擴面計劃、綠色低碳供應鏈提升行動,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動自行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管理。
2、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31號令發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辦法》,相比2023年版《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2025年版新增加了碳排放評價,形成“節能審查+碳排放評價”的雙重管理框架,且調整了審查權限與門檻,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不滿1000噸標準煤且年煤炭消費量不滿1000噸(代替“年電力消費量不滿500 萬千瓦時”)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再開展節能評估。
3、國家能源局印發《浙江、河南、廣東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綠證核發工作方案》,上網電量核發可交易綠證,對項目自發自用電量現階段核發綠證,但暫不參與交易。
4、《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下達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為約束性指標,按此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考核評估。其中,河南省2025年電解鋁行業、鋼鐵行業、多晶硅行業、水泥行業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均為36.2%。
5、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能源局啟動國家級零碳園區建設工作,基本明確了零碳園區建設基本條件和園區重點建設內容和驗收的主要指標。國家發展改革委統籌推進零碳園區建設,持續深化相關領域改革創新,在試點探索、項目建設、資金安排等方面對零碳園區建設給予積極支持。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各地區推進工業園區低碳化改造,推動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建設零碳園區。國家能源局指導各地區加強零碳園區綠色能源供給體系建設和改革創新,推動園區供用能模式變革。國家級零碳園區建設期滿后,由省級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自評估。
6、江蘇省印發《江蘇省零碳(近零碳)工廠培育建設工作方案(2025-2027年)。鼓勵綠色工廠積極實施零碳戰略,加快建設零碳(近零碳)工廠。到2027年,培育50家以上省級層面零碳(近零碳)工廠。
7、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河南省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方案(2025-2027年)》。推動將碳足跡管理相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加大碳足跡標識認證產品政府采購力度,帶動上下游企業加強碳足跡管理。
8、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啟用單向競價交易方式,適用于重點排放單位之間的交易活動。意向賣出企業應當向交易機構提出申請,交易機構發布競價公告,意向買入企業在約定時間內報價,通過交易系統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