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加強綠色制造標準建設。制修訂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評價通則以及綠色設計技術規范等標準,分行業修訂綠色工廠評價標準。
2、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度工業節能監察工作的通知》與《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度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工作的通知》,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成為2025年工業發展的核心方向。
3、關于碳足跡標識試點工作。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首份《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知識會”》,作為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的第一份工作指南。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個省市陸續發布了碳足跡標識試點工作方案。上海市監局印發《上海市促進檢驗檢測認證行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推動鋼鐵、化工等領域鏈主企業加大碳標識等涉碳類認證結果采信力度。
4、關于碳足跡。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指出,發揮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作用,通過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實現訂單、物流、倉儲等關鍵環節信息上鏈,開展碳足跡認證試點,逐步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體系。
5、關于碳市場。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于做好2025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重點排放單位名錄按年度分行業制定。發電、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年度直接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應當列入重點排放單位名錄。
6、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視頻峰會致辭時強調,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會停歇。
7、國際綠色電力消費倡議組織RE100發布最新技術標準5.0版,明確無條件認可中國綠證(GECS),并同步更新官網常見問答,宣布企業采購中國綠證無需額外證明。這一決策標志著中國綠證正式與國際主流綠證體系(如歐盟GOS、美國RECS)接軌,成為全球綠色貿易的“通行證”。今年以來,我綠證價格漲幅較大。